昨天像是主持旅行節目般的跑過京都那些景點的方式,說實在的真的是太累了,心中的OS一直在吶喊著說,我到底是來度假的,還是來行軍的呀!
會那樣跑行程,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氣象預報是說颱風要來了,所以才會想說趁著天氣還不錯的時候,多跑幾個地方。(雖然最後颱風好像消失掉了一樣,開心~~) 不過也多虧了昨天那種京都大亂走的方式,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去過京都那些地方。
明天要離開京都了,那待在京都的最後一天,該去什麼地方呢?
昨天實在是跑太多地方了,況且今天一早起來京都在飄雨了,所以今天就慢慢走慢慢逛好了。我很喜歡用這個Google地圖,特別是街景的那那個功能,就像是親身去過那個地方似的,當然如果能夠自己親自去體會那最棒了。
今天去了西本願寺,伏見稻荷大社,平安神宮和裡面的神苑,知恩院這幾個地方。傍晚的時候再回到河原町(這幾天住的飯店附近)很著名的錦市場看看~
今天的早餐就在飯店的另外西式早餐吧檯裡解決吧,這個蛋包三明治配上咖啡,很快的就喚醒還有點沉睡的腦袋! 這個早餐的吧檯是在太陽道飯店的一樓,雖然是很簡單的餐點,但是吐司蛋包的外表有烤點有點焦酥,但是裡面卻還是保持軟軟的,吃起來的口感還不錯~
但是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中間的那個水煮蛋。聽餐廳的服務生說,這個蛋是特別挑選過農家生產的,所以雖然只是個水煮蛋,但是撥完蛋殼之後,簡單沾著鹽巴直接吃,卻是意外的非常好吃~
吃完了早餐,那就開始準備今天的行程了,雖然離開飯店的時候,天空就開始飄雨了,不過日本氣象廳的預報是說,今天京都早上會下雨,但是下午就放晴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今天計畫中的主要行程,京都車站南方的伏見稻荷大社,移到中午過後再去好了。早上就先到京都車站附近的這個西本願寺來看看囉!
可以根據狀況隨時改變行程,想去哪邊就去哪邊,出國玩自由行就是有這種好處。
西本願寺裡面有兩個非常大的木造神殿,前面這個是叫做御影堂,右邊的那個叫做阿彌陀堂。
這座西本願寺當然也是日本國寶和世界遺產之一! 在西本願寺的兩個大神殿中間,一個比較矮的穿堂將這兩個大神殿連接在一起。
來抄點旅行書上對西本願寺的描述吧! 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總本山,建築風格是桃山文化。
這裡的御影堂和阿彌陀堂,是可以上去參拜的。但是要把鞋子脫下來才能走在這個木造的地板上。
真的是滿佩服日本人的,在這個木造走廊上面,完全感覺不到有灰塵,真的可以感受的出日本人對於維護這些古蹟是很用心的。
相對於西本願寺外表的古樸,在寺廟裡頭倒是出乎意料的華麗但又不失莊嚴。
西本願寺的天空還飄著不大不小的雨,索性就憑著古樸的樑柱坐了下來。在六月裡下著雨的京都,在這個寧靜的寺廟裡,倒是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京都,恩~好詩好詩。
(好勒,以上就是假文青這種疾病發作時初期症狀)。
就在我沉醉在假文青的幻想之中,碰巧一對西方面孔的老夫妻也在這邊迴廊裡坐了下來,跟他們稍微聊了一下,他們說原本只是想在這邊待個幾天,但是很喜歡京都,所以一待就超過兩個多星期了。
離開了西本院寺,接下來是要去哪裡呢? 當然是住在屏東地區的阿霞很推薦的伏見稻荷大社。
要到伏見稻荷最方便的方式是從京都車站搭JR奈良線過去,伏見稻荷距離京都車站只有兩個車站的距離而已。
出了伏見車站,已經是中午了,這時天空還是飄著小雨,所以還是先找地方覓食好了。
伏見車站外圍的地區不是很大,但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商店。走著走著看到前面有人在店門前烤鰻魚耶,味道好香喔,那中午就決定在這邊吃飯囉!
這家店叫做ねさめ家,這家店其實也很有來頭喔! 相傳這家店的店名是豐臣秀吉所命名的。
這家店裡頭不大,但是卻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在這裡點了鰻魚飯,這個ねさめ家的鰻魚飯很出名喔,大概用的炭火現烤鰻魚的關係吧,這個鰻魚飯吃起來爽口不油膩,而且完全沒有腥味,真的非常好吃。
而且還附上了鰻魚肝清湯,這個也很好吃。如果中華一番裡面小當家喝到這碗湯,他一定邊流著淚水一邊對著你說:漂浮在清湯上蔥花將鰻魚肝的鮮甜襯托出來,喝在嘴裡,舌頭上的味蕾不知不覺的跟著鰻魚一起站起來跳舞了,真是太好吃了。(握拳,流淚,灑花~~)
吃完好吃的鰻魚飯,接下來就要來參觀今天的重點,就是這個伏見稻荷大社。
日本的稻荷神社是保佑五穀豐收,生意興隆的廟宇。而伏見的稻荷大社更是全日本的稻荷神社的總本社,所以參拜的人潮和香火就非常的鼎盛。
剛在這邊拍照,一個穿著白衣的神職人員從這邊走過來,看到這樣的場景,真的會讓人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這邊叫做伏見稻荷大社,那什麼是稻荷呢? 稻荷在日文裡面是狐狸的意思,所以在這個伏見稻荷大社裡面可以看到很多狐狸就叼著稻穗,站在高高的台階上,像是準備接受人們朝拜的樣子。
這個伏見稻荷神社所佔的區域非常大,在這裡面除了剛才看到的樓門,裡頭還有外拜殿和本殿等朱漆的華麗社殿。
日本的神社很多,那伏見稻荷神社到底特別在什麼地方呢? 因為這個伏見稻荷神社境內有幾千座屬不盡的紅色鳥居,這些鳥居就在神社的後方往山上的地方綿延排列下去。
這邊就是千本鳥居的入口。
朱紅色的千本鳥居在一開始的地方是這種巨大的鳥居。這麼大的鳥居一整排的立在這邊,還滿有氣勢的。
這種鳥居,就是如果你捐錢給神社,就可以在這邊立一個鳥居,有點像在是台灣的廟宇,如果你捐錢,就可以在廟宇的柱子上面刻上你的名字,有點類似那個樣子。
身為盡責的觀光客,當然不能放過跟這個千本鳥居拍照的機會啦!
延著巨大的鳥居走了一陣子之後,前面出現了分岔的道路,而且鳥居也變小了。這兩個分叉的道路難道是命運的抉擇路口嗎? 還好日本政府派人在這邊把關,一邊是封鎖起來,只能從右邊這邊過去
這段的鳥居雖然比較小,但是卻更為密集。走在這個綿延不絕的紅色甬道裡,光影透著鳥居的間隙灑在石坂上,會讓人感覺到一股油然而生的神秘感。
走完剛才那段有點壓迫充滿神秘感的千本鳥居,眼前豁然開朗的出現了一個神社,這個是奧社。
在這個奧社裡,許願的牌子還特地做成狐狸的樣子,還滿有趣的。
在這個奧社的旁邊的這個叫做輕重石,相傳如果將這個輕重石拿起來的時候感覺輕輕的,那剛才在奧社許的願望就會實現,當然如果覺得很重,那就下次再努力了。
既然都來了,一定要來這邊試試看。我拿起來是覺得滿輕的,不過剛剛沒有在奧社先許願,殘念。
在這邊遇見兩個從香港來的女孩子,跟她們稍為閒聊了一下,順便請她們幫忙拍個照片。旅行的樂趣除了可以體驗到新的事物,還可以和來自世界其它地方的人有點交集,這個應該是旅行最有趣的部份了。
在剛才輕重石的旁邊,散落著這種小小的鳥居。真不曉得這個小小的鳥居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有誰知道嗎?
離開奧社之後,在往前走的道路上,還是有著綿延不絕的鳥居。 從上方看千本鳥居的感覺還真的很不同。
之前在網路上就看過在這個伏見稻荷所拍千本鳥居的照片。但是等自己自己用自己的雙眼看到了這邊的千本鳥居,這所帶給自己的感受,絕對跟在網路上看到照片是截然不同的感覺。果然,自己探索過的世界才是真正屬與自己的世界。
離開了伏見稻荷,在搭JR電車回京都車站的時候大概是下午兩點多吧~既然時間還早,那再來找個地方逛逛吧,還好在京都這個地方,除了不缺少滿街跑的台灣人之外,另外不缺少的應該就是可以逛的景點了,既然這樣那就再回到祇園附近看看吧。
回到祇園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知恩院的大門,這個稱為三門。
這個知恩院的三門,是日本的國寶,在木造的大門中,堪稱是世界最大的。
從三門進來之後,如果要到知恩院上頭,還得爬這個很有氣勢的階梯。當我站在這個上頭的時候,眼前這四個來這邊戶外教學的國中生,看樣子是從底下那邊相約一起跑上來的樣子,看著這幾個國中生,倒是讓忽然想問自己在國中的時候,到底在做了些什麼呢?
感覺跟國中那時候的時間距離好遙遠喔,但又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一樣。但是大部分的事情都既不太起來了,果然記憶這種東西,真的不太可靠。
這個是知恩院的新玄關,因為御影堂主殿現在正在整修,所以主殿不能去參觀啦! 唉~多虧我還特地從那個很有架式的階梯爬上來。
這個知恩院在日本也是很有來頭的,它是日本淨土宗的發源地,在西元1175年法然上人悟道之後開始在這邊建廟傳道之後,後來又陸續得到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支持,所以知恩院在日本是相當重要的寺廟。
御影堂雖然沒有看到,不過在整個知恩院在枝頭上新綠葉子的襯托下,也是有一番風情。
知恩院裡頭有很多漂亮的楓葉,我想等秋天紅葉開始的時候,知恩院應該也是個很熱門賞紅葉的地方才是。
離開了知恩院,想說既然看了那麼神社,那在京都很重要的平安神宮當然也是不能錯過。
在前往平安神宮的路上,看到這個很特別的加油站~這個加油站的加油島是吊起來的,要加油的時候要把加油槍從那面拉下來,這個跟我門熟悉的加油站的加油方式還真的很不同。
從知恩院的山上走下來的時候,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這個巨大的朱紅色鳥居就立在平安神宮正門所對應的神宮道上。
這個平安神宮是1895(明治28)年,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所創建的神社。
日本在奈良時代的天皇都城是在奈良,後來才遷都到京都來,當初遷都的時候,是把在都城上所有可以搬的東西,包括像是建築物的柱子,整個搬到京都來。所以對當時來說這個遷都應該是很巨大的工程才對。
從大門進來之後,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白色沙灘的庭院。
在這個平安神宮的參拜是無料,不需要花錢的。但是如果要到神宮裡頭的神苑看看,那還要額外在買門票進去。進入神苑的入口,就是在宮殿的左側。
在平安神宮裡頭的神苑,本身就是一個很漂亮的人造庭園。
在這個神苑裡頭,四季都可以看到很漂亮的景色。春天可以看櫻花,秋天可以看楓葉,而在這個夏季就可以看到裡面開滿了菖蒲花。
菖蒲是生長在水裡面,有點像是台灣很常見的水蠟燭那類的植物,不過花開起來相當的漂亮喔。 在這個神苑裡頭的水池哩,就種了很多的菖蒲,所以現在一起開花了,相當的漂亮。
剛剛看的菖蒲花是在神苑的西側,當我繼續往東邊走的時候,眼前突然豁然開朗,這裡有一個比金閣寺還要漂亮的庭院景觀。前面在水池邊的是尚美館。
這個尚美館的感覺,讓我聯想到金閣寺和銀隔寺,但是這邊的景色卻讓我覺得這裡的景色好像比金格寺銀隔寺還漂亮勒!
要穿越這個水池回到平安神宮,要穿過這個建在神苑東側水池上的迴廊。
這幾天看了好幾個類似的人造庭園,雖然說是都是人工建造的,但是卻很厲害的讓人覺得這些東西好像原本就在那邊了,就跟整個週遭的環境是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似的。
今天的行程簡單輕鬆一點,所以就在這個水面上的迴廊上坐了下來,日本的夏天還真的很熱,但是在這個湖畔,涼爽的風吹過湖畔,會讓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受。
今天的天氣實在是有點熱,那就來這個鍵善良房來吃點下午茶好了。
這個鍵善良房是創立於1716年的老店,哇~看來是個很有歷史的老店,這家店裡頭的招牌是菊壽糖還有葛切。
這個就是葛切,這個吃起來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嗎?
葛切是長條狀,有點像是粉條的東西,送上來的時候是放在放在冰塊的冰水裡,要吃的時候,要用筷子把葛切從冰水裡撈起來,放到另外一個放黑糖蜜的小碗,這樣沾點黑糖蜜一起吃。這個葛切吃起來QQ的,配上黑糖蜜清清爽爽的甜,吃起來不會太甜也不會太膩,加上葛切是剛從冰鎮的碗裡撈起來的,所以冰冰涼涼的,吃起來很消暑喔~
另外我也點了一個水羊羹,這個水羊羹吃起來也不會太甜,清清爽爽的很對味。
今天雖然沒有去很多地方,但是像今天這樣悠閒的逛其實也還滿愜意的。
好了,一轉又到了傍晚晚餐覓食的時間了。今天回到飯店的時間比較早,那就到河原町附近逛逛吧!
在河原町車站附近,有個叫做新京極的的地方,這邊有點像是大阪的心齋橋,有很多商家聚集在這邊,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就在這邊逛街。
緊鄰著年輕人最喜歡逛的新京極,這邊還有一個來京都時也不能錯過地方,這裡就是錦市場。這個地方就是專業的觀光客不能錯過的地方了
錦市場是從天正年間(1573年)就開始營運留存到現在了。
這個錦市場是河原町車站旁,一個大概有400公尺的拱街下,在裏頭有賣鮮魚,蘇菜,乾貨,醃漬物,還有一些很有特色賣小吃的地方。很多觀光客會特地跑來這邊看看這個所謂(京都廚房)的這個傳統市場。
在這個錦市場裡還還賣了很多很好吃的東西,像是這個(かりかり博士章魚燒),這個吃起來外皮脆脆的,但是裡面是軟軟的,跟台灣常吃的章魚燒口感不太一樣。
還有那個像是魚板的東西,吃起來魚味十足但是又不會有魚的腥味好吃。
另外在錦市場這邊還有個鯛魚紅豆燒,這個也是超好吃的,外皮吃起來很像台灣那種脆皮雞排的口感,裡頭的紅豆餡很飽滿,直得推薦。
雖然在錦市場吃了一堆東西,不過這些只能當作餐前點心啦!
來日本,晚餐還是得來吃碗拉麵才行,套句阿福的說法,一蘭拉麵是出外人的好朋友。真巧,在錦市場這附近也有一間一蘭拉麵,那今天的晚餐就在這邊解決好了。
這個就是一蘭拉麵,一蘭拉麵在日本有很多分店,大概就像是吉野家在台灣開了那麼分店的樣子。一蘭拉麵所賣的拉麵,就只有這一種,但是可以讓你自由決定,辣度的多少,蔥花要不要加之類的。
先不管一蘭拉麵好不好吃,反正到日本吃一蘭拉麵,就有點像是去淡水一定要吃阿給那種感覺啦~
在京都跑了兩三天了,明天一早要收拾行李離開京都了,在京都這幾天,我覺得京都每一年可以吸引那麼多的觀光客,果然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交通發達,景點超多,整個環境對觀光客又特別友善。
那明天要去哪邊呢? 既然是一個人的自由行,嗯~那就不急著決定,反正先睡個覺,明天天亮
- Jun 23 Sun 2013 18:32
日本關西2013夏_DAY3_京都061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